品味无声的设计



空格原研哉在《设计中的设计》一书中写道:“很多品牌都以诱发消费者产生所谓‘这个最好’、‘非它不可’的强烈喜好为目的,无印良品的理想却不在此。他想做的,是要带给消费者一种‘这样就好’的满意感。不是‘这个’,而是‘这样’。”

空格读到这里让我感觉得到了田中一光先生(创始人)的独到之处,可以理解为一种禅宗式的东方哲学,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消费理念,更是一种设计策略。正如muji的另一个合伙人说的一样:我们的产品既有品质又便宜。

空格个人感觉他们在寻找一种人们内心适合的度。对于按照价格类型,一般的购买者理想化的思路应该是最便宜,而且品质最好,所谓的价廉物美。消费欲望刺激了商家降低成本,追求价格的低廉,不断地在劳动力低廉的地方建厂,以换取残酷的生存与发展。这类战争导致了很多的商品在品质上产生了瑕疵,尤其是在产品加工国更是如此(而且只能局限于某些产品),因此muji策略也可以理解是一种经济权衡与长久发展规划。

空格提出这样的一个说法感觉确实有点中庸,不愠不火,一件商品的购买往往带有很强的个人情感色彩,也就是购买行为中存在很大的感性因素。就是实际情况而言,除了明星的量身打造,一般的商品还是搭配一般的人。而某些商家却利用这里的大打感性大旗,宣扬很极端,很必备的感觉,这与产品的实际情况是相违背的。他们的推出新型事物,XX着人们审美意识,确实能吸引某些消费者,可是放大到长远立场和世界资源共享的立场,这些极端的方式不免有些欠缺,相反,这样就好反而具备较强的生命力,无印良品也是基于这个定位。在价值观多元化的商业社会,找到这样的定位也是难能可贵。

空格觉得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定位,避开了价格战同质化,避开的奢侈的少数群体,获得大量的用户群,可以大可小,可深可浅,等等。似乎与东方人思维中多变的处世模式也颇为相似(也许而已,呵呵),当地文化确实对社会乃至设计存在着深远影响,如原研哉所说,美国人可以教你如何开好汽车,日本人可能会让你20年无故障的安全开车,出发点不一样,文化背景不一样,很难一起评估,只能放到环境中。也就是什么样子的审美观念的人,就会产生什么美丽程度的产品。但也是可以引导的,也就是muji所说的引导性消费。不管世界怎么变,muji总能在动人设计背后讲一个美妙的故事,呵呵,让人有理由接受它,简洁而使用。像日本车了,呵呵

空格只不过感觉这样的设计与销售理念还需要去推广,感觉在我国等发展中国家还有点难度。必将消费和意识还没有达到那个层面,但是这是个巨大的潜在消费市场,不仅仅是个加工市场。还有就是这样就好的度很难把握住,适当的材料适当的原料,适当的价格等等,也许需要专业的评定,才能实现低价格,高品质。

空格用过一些muji 的东西,也是由于喜欢他的设计才买,感觉还不错,质量还可以,很简洁,去除了浮华,个人也认同这样就好的产品定位。

CopyRight 2023-Uxtime Design-all Rights Reserved.ICP备08003561号
Home | Portfolio | Contant RSS weibo